孔子的学生子游说过一句有关人际关系的至理名言:“事君数,斯辱矣;朋友数,斯疏矣。”这话就是说,如果你有事没事都凑在国君身边表示亲近,看起来好像是大红人,但很快就会招致羞辱;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黏着自己的朋友,表面看似亲密,实则朋友很快就会疏远你。说到底就是一句话:与人相交,一定要有分寸感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,走太远了当然不行,但太近了往往更加不妙。人和人交往的时候,物理上的分寸感非常重要,离得太远会让人觉得疏离和不尊重,靠得过近又会让人觉得厌恶甚至恐惧。这个道理许多人都懂,但把握不准的原因在于:每个人对物理距离的分寸感是不一样的。
美国人类学家埃特瓦特·霍尔,经过他的研究发现人际关系可通过八种距离来断定。1、密切距离,接近型(0.15米):为了爱抚、安慰、保护而保持的距离。2、密切距离,较近型(0.15-0.45米):伸手可触的距离,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同伴之间的距离,也是在拥挤的公交车中人与人之间不即不离的距离。3、个体距离,接近型(0.45-0.75米):能够拥抱或抓住对方的距离。对于对方的表情一目了然。夫妻处于这种位置是自然的。4、个体距离,稍近型(0.75-1.20米):这是双方同时伸手才能触及到的距离,这是对人有所要求时应有的一种距离。5、社会距离,接近型(1.20-2.10米):这是超越身体能接触的界限,是办事时同事之间所处的一种距离。保持这种距离,使人具有一种高雅、庄重的气质。6、社会距离,远离型(2.10-3.60米):这是为便于工作保持的距离,工作时既可以不受他人影响,又不给别人增添麻烦。7、公众距离,接近型(3.60-7.50米):如果保持4米左右的距离,说明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有许多问题或思想待解决与交流。8、公众距离,远离型(7.50米以上):这是讲演时采用的一种距离,彼此互不相扰。看了上面这些,你是不是有一种很赞同的想法呢?